台灣國際半導體展(SEMICON Taiwan)探討後摩爾定律極限,對於外界對於現今科技疑慮,台積電(2330)副總黃漢森指出,未來摩爾定律仍存在,未來30年透過新節點出現而從中獲益更多,半導體創新核心將聚焦於邏輯與記憶結合、系統之間的連結、電晶體密度與效能提升。

  黃漢森表示,台積電5奈米有最好的性能、最高得電晶體密度,並大量使用EUV(極紫外光),不僅生態圈已準備就緒準備量產,在未來還會有3、2奈米推出。然而隨著節點不斷進步,未來先進製程奈米節點到哪裡會停下,外界對現今科技產生疑慮,他表示未來摩爾定律依舊存在,不僅在電晶體,在DRAM及NAND也有一樣的曲線。

  摩爾定律在每一個世代都有一甜蜜點,成本及數量達到最完美境界,因此,隨著元件密度越來越高,成本效益就越好,當時摩爾提出理論時,並沒有明確目標可達到,直到1993年摩爾提出微縮方式,體積縮小又同時提升性能,而微縮方式是每個科技世代重要節點。

  相信未來30年半導體將有許多創新,有些是現在無法預見,單位元密度將是重要特質,不僅可降低成本,並可以增加效能,當電晶體數量及密度更高時,可以建立多核心晶片及加速器,讓深度學習效能更好。

  當初從250微米一路微縮下來,每個世代微縮0.7倍,非常規律,閘極與節點數之間關係,大約在0.35微米時候,已經不再具有絕對關連,現在微縮比例已經當初不一樣,最後節點計算約略為98,而目前節點僅成為一種行銷手法,跟科技本身特性已不太有關連。

  電晶體微縮不僅是節點概念,電晶體密度提升是很多創新整合而成,他舉例:NAND未來趨勢上,單位元密度會不斷增加,不單純是微縮,更有密度提升,透過多層單元方式,從2D到3D讓趨勢可延續下去。

※來源:經濟日報